半生在海上摸爬滾打,陳忠華早已習慣了方寸間的堅守。面朝大海,挑戰(zhàn)超高溫高壓井,不管鉆遇多堅硬、多復雜的地層,他都沖鋒陷陣,帶領身后一節(jié)節(jié)“鉆桿”向著目的層艱難挺進。他最先抵達、最后撤退,躬身向前、永不停歇。
凝神,屏息?,F場所有作業(yè)人員正捏著一把汗。
2022年12月,南海腹地,“海洋石油981”正在承鉆國內首口深水超高溫高壓井時防噴器遇卡,情況十分危急。
“上提至20噸,下壓放活鉆具”“再上提至25噸,每個噸位重復兩次”……司鉆接到指令后不斷調整參數,在第2次25噸上提時成功解卡,恢復起鉆作業(yè)。
發(fā)出指令的人,就是陳忠華。作為甲方特聘的技術支持,不到兩個小時,他就解決了大難題。
經過40年沉淀的技藝,才有把握挑戰(zhàn)最高難度。
“我17歲參加工作擔任井架工。那時,海洋石油鉆井屬于新興工藝,什么經驗都沒有,一切要從零學起。”站在平臺上,放眼浩瀚大海,年輕的陳忠華對未來充滿希望。他立志,要在方寸平臺為國找油找氣。
少年壯志,用一生踐行。
鏖戰(zhàn)東海、奮戰(zhàn)渤海、酣戰(zhàn)南海、轉戰(zhàn)庫頁島……
半生在海上摸爬滾打,陳忠華帶領團隊已成功挑戰(zhàn)了50余口高溫高壓井,其中10口為超高溫高壓井,被譽為“針尖上的舞者”。憑借過硬的技術,陳忠華被聘為中海油鉆井、井控高級專家。
去年,陳忠華在各大平臺上累計工作了280天,哪怕是回到家里,也活躍在各個作業(yè)群,根本閑不下來。盡管花甲之年將至,但只要出現急難險重情況,陳忠華依然是平臺上的中堅力量。
平時,陳忠華熱衷于搞些小發(fā)明。從畫圖紙、試驗再到批量生產,他投入了大量心血,通宵達旦鉆研已經是長達10年夜班生涯的常態(tài)。經過幾十年的積累與沉淀,陳忠華終于迎來了成果爆發(fā)期。近3年,他帶領團隊完成創(chuàng)新成果48項,其中34項成功轉化,獲7項實用新型專利,每年創(chuàng)效超700萬元。
今年是陳忠華從事海洋鉆井工作的第40年。40年來,他將學習心得、工作靈感全部記錄在40本工作手冊里,還為所參與的每口井編寫了“井史”,即使是完鉆較快的井,也有厚厚一本日志。他希望后輩站在一個新高度俯瞰海洋鉆井技術,取得更大的突破。
陳忠華總想起1988年打平湖四井時,大家一起喊著整齊的號子作業(yè)的情形。看到原油汩汩冒出的那一刻,他激動地往自己和弟兄們臉上都抹一把?;仡櫚肷?,陳忠華希望繼續(xù)做一顆耐壓能力強、耐磨性能好的“鉆頭”,每一寸進尺都是對海洋油氣勘探事業(yè)的承諾。